【最美家力量】最美家庭事迹展播(十二):范希营、郭永环家庭

时间:2025-05-07浏览:110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推动广大教职工家庭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校工会、妇联特别推出“最美家力量”专栏,陆续展播我校最美家庭、书香家庭、五好家庭事迹,希望他们的家庭故事能带给你奋进的力量!

今天

让我们走进江苏师范大学最美家庭——范希营、郭永环家庭

听听最美“家”故事,汲取最美“家”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范希营、郭永环家庭

提起范希营、郭永环夫妇,熟悉他们的人,都会戏称他们“饭锅”(范郭)。他俩小时候住前后院,初高中一个班,都是体育爱好者,不约而同考到同一所大学,毕业后分到同一工厂,一起到江苏师范大学,在同一个团队工作,先后评上教授。结婚36年,青梅竹马、琴瑟之好、比翼双飞,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爱与工作的真谛。

2017年在新疆大草原合影留念


家,是风雨同行的心手相牵

在师大的校园里,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这对夫妇或骑着自行车快速赶路,或推着自行车闲庭信步。自行车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们是机电学院教授中唯一的无车族。常有人笑他们:豪车才能配得上两位教授的身份。两位教授却说,我们要身体力行促环保。他们的勤俭节约有目共睹。他们的慷慨更传为佳话。2007年春天,婆婆说想买一套楼房,郭永环二话没说,把家里全部的存款都拿出来,全款给婆婆买了一套楼房。婆婆逢人就夸自己有个孝顺媳妇。范希营也当仁不让,他说孝敬老人不能等,所以只要是假期,他们就带着老丈人到处旅游。

相识50年,结婚36年,一生守候不是一句简单的山盟海誓,而是无数平白无奇日子的心中有你。夫妇二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对方考虑,就连炒菜这样的小事也是。范老师口味重,郭老师口味淡,范老师做菜,菜会做得很淡,郭老师做菜又会把菜做得很咸。


家,是春雨润物的家风传承

他们育有一女,在企业做IT工作。从女儿懂事那天起,夫妇俩就教育女儿要尊敬老人。记得女儿幼升小时,望女成凤的他们答应拿出一年的工资给女儿报个素质班。而这时,公婆给儿媳说想去北京旅游,郭永环得知后立即就转给了公婆3000元,这可是三年的工资呀。他们正为难如何跟女儿解释,女儿无奈地笑着说:“妈妈,你不用说了,你的下一句肯定是你还小,以后的路很长.....”

女儿结婚合影留念

他们做的这些,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女儿也已成家立业,她给公婆购置了各种保险,工作再忙碌也会抽空带着公婆出去游玩。现在女儿以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她的两个儿子,做父母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因为家风相传,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两个可爱的外孙


家,是比翼双飞的职场相携

他们同是教授,同一个研究方向,同一个办公室,所以家里家外都成了他们工作研讨的地方。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开发的五步教学法被教务处宣传;开发的混合式教学法被研究生院宣传;共同建设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通过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免费向社会开放,来自江苏、湖南等省市1273名学生学习了课程;郭永环代表研究生院进行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疫情防疫我行动,在线教学我支持”的公益讲座。他们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好课件奖;他们指导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了非OA的SCI文章40余篇,在他们的指导下,多位硕士生凭借出色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表现顺利通过了博士资格审核。指导本科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获批教育部“工匠精神+职业素养”方面的产学合作育人项目;主编了5部教材均获得省重点教材;有3门课程获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多次获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郭永环老师还入选了江苏省百名女科学家寻访活动,获得过徐州市师德先进个人。

他们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对学生进行学业、就业、心理、生活等的帮扶,陪伴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同时,作为老教师,关心年轻教师成长,带领团队中青年教师获得了省重点教材及省教育技术优秀作品二等奖。

36年的家庭生活,他们用爱诠释了家是一幅闪动着的风景,而努力用小家的力量汇聚大家的温暖、国家的富强才是家最美的意义。

结婚28周年合影留念

 

(一审:赵莉,二审:裴笛,三审:王作权)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江苏师范大学工会版权所有 © 2007-2016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  邮箱:gonghui@jsnu.edu.cn 苏ICP备-05007145号